水產防汛救災技術操作指南
夏季到來,局部地區可能會出現持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通常雨水的pH值較低,還會含有其它的雜質,同時,洪水中裹挾大量泥沙、有機質和其他雜物,對養殖水體影響較大。為降低洪澇災害造成的水產養殖損失,防止災后水生動物疫病暴發流行,現就水產養殖防范洪澇災害提出以下技術措施:
一、暴雨洪澇期間停餌料、停藥。
二、檢查養殖設施,疏通水道,防止突發事故。
三、災后的應對措施1、加強水源管理,及時調節改善水質。
-
災后要盡快組織清除場區道路、塘基淤泥,及時排除場區污染水體。
-
檢查水源和進、排水口,及時清除場區漂浮垃圾和雜草,確保進、排水通暢。
-
適當延長增氧機運轉時間,尤其是下陣雨、無風、光照不足時要及時開啟,防止缺氧。
-
及時進行養殖水體消毒。可使用漂白粉、碘制劑等,或采用過濾、植物凈水、增施水質改良劑等方法,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換水、加注新水。
【作用與用途】用于魚、蝦、蟹、海參等各種養殖水體,特別是高溫季節精養、半精養池塘的解毒、活水、誘食、抗應激:
1、解除毒素:迅速降解水體中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殘留藥物,增加溶氧;絡合水中重金屬離子,降低水產動物體內藥物殘留,防止蓄積性中毒。2、抵抗應激:本品可顯著提高水生動物抗應激能力,放苗前使用,可顯著提高苗種成活率。3、誘食促長:補充氨基酸、微量元素、提高體內消化酶;對厭食癥有特效。4、改底活水:可有效分解塘底糞便、殘餌等有機物質,清除水體發黑、發黃、發紅、發白等現象,防止水體惡化,對老化池塘效果尤其明顯。5、本品對含氮量過高引起的氣泡病效果顯著。
-
及時做好摸底調查工作,科學評估受災池塘養殖品種的存量,以便做好消毒、苗種補放和后期養殖管理工作。
-
存量調查最好采用災前災后養殖對象攝食量對比測算方式。也可采用拉網檢查。
-
補放品種可根據養殖情況、苗種存量、搭配模式和養殖周期靈活選擇,苗種來源可就近從非災區調入。要嚴格控制補放苗種質量,注意防止購入病苗、傷苗和弱質苗。
-
災后水質變瘦,天然餌料生物量減少,難以保證養殖對象正常生長的營養需要,因此,要選用配合飼料、加大飼料投喂比例。
-
堅持投餌“四定、四看、一檢查”(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看天氣、看水色、看吃食、看活動,檢查殘餌量)。
3、投喂質優配合飼料,提高體質應選用優質配合飼料,同時添加多維、免疫多糖等增強劑,增強魚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作用與用途】
提升水產養殖動物免疫功能發育,促進水產養殖動物的免疫應答水平,增強非特異性免疫水平,促進免疫球蛋白和各種免疫相關酶的產生。預防使用,有效提高對各種細菌病毒的抵抗力。
4、加強疫病監測,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
及時做好因災死亡水生動物的無害化處理,采取填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措施,及時打撈養殖水體中的其它雜物,并對打撈工具、器皿和人員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原滋生和傳播。
-
加強管理,堅持早晚巡塘,及時掌握生產情況,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方式,對發病的水生動物及時診療,在水產配合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C、免疫增強劑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迅速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