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豬受胎率的秘訣!
要提高母豬受胎率和增加胚胎的數量,不僅要求公豬提供品質優良的精子,母豬多排出能夠受精的卵子,還要讓公母豬在適宜的時間內交配,使排出的成熟卵子有機會受精,同時要保護好母豬的“三大件”,這是決定母豬受胎率高低和產仔數多少的關鍵。為此,大家首先應了解母豬發情排卵規律,然后根據精子和卵子在母豬生殖道內保持受精能力的時間來全面考慮。 母豬分娩后的發情規律 母豬分娩后通常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三次發情:第一次出現在產后2-7天,發情癥狀不明顯,不能正常排卵,是一次不孕的發情;第二次發情出現在產后22~32天;癥狀也不明顯,但如果配種可以受胎,也不會影響泌乳和產仔成績,是一次應該利用的配種時機;第三次是斷奶后3-7天。據統計,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大群母豬中,仔豬35日齡斷奶后,7天內發情的母豬占85%,是一次必須抓住的配種時機。 母豬的排卵規律 母豬達到性成熟后,就會有規律地出現性周期,在性周期中,發情期是性周期的高潮期,此期母豬接受公豬的爬跨和交配,也是母豬排卵的持續期,在這段時間內,母豬才接受配種或輸精,所以,母豬接受公豬爬跨時期是配種的重要時期。至于其他發情癥狀,都是發情的輔助癥狀。發情的母豬什么時間接受公豬爬跨及接受爬跨持續時間的長短,與豬的類型、品種、年齡、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有關。 注重母豬的日常保健 母豬卵巢發育不全、卵子活力差、卵子數少和子宮發育不全、內膜薄厚不均是造成易滑胎、產仔少、弱仔多、整齊度差的一大原因!乳房乳腺組織發育不全、乳房無“房”和“暈”是乳少缺乳的主因,所以從后備期開始重點保護和發育好母豬多生優生的三大件:卵巢、子宮和乳房,建議使用豬滿圈+姆力健方案,讓母豬高產無憂! 大家只有了解了母豬發情排卵規律以及養護好母豬的核心部件,才有利于胚胎著床,才能提高母豬的受胎率,提高產仔數、產健仔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