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保證讓肉食雞健康安全的出欄?
隨著民眾對食品安全的日漸重視,提供安全、高質量的食品是肉雞養殖企業以后在市場中立足的根本,從養殖源頭控制食品質量是唯一可行的途徑,根據國家對獸藥停藥期的規定,肉雞在三十日齡之后的很多抗生素不允許使用,這樣導致很多雞場因細菌和病毒感染等很多因素提前出欄,按照法律規定病雞不允許屠宰進入市場,只能做無害化處理,這使肉雞陷入兩難局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只能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在保證飼料、雞苗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做好養殖關鍵點成為重中之重。
對國內幾個知名養殖企業調查發現,在期所屬的自養場,通過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科學的飼養管理,在易發病的關鍵日齡采取合理針對性藥物預防措施,取得了在后期不使用抗生素的藥物的情況下,雞群健康出欄的成功飼養模式。
成功的飼養模式在于主要做好三個關鍵點,因其三個關鍵點分別在于十日齡、二十日齡、三十日齡左右,具體說明如下:
育雛前期:育雛時給雞提供充足飲水、飼料、合適的溫度、濕度,盡量減少各種應激,以促進雞只各個系統的發育,為以后生產性能發揮打好基礎,重點做好10日齡內的保溫工作,尤其避免冷風突然吹入雞舍,雛雞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必須穩定,尤其超溫后不能降溫太快,以免造成受涼;溫度是維持上呼吸道完整性的關鍵,每天保持適宜的濕度,可以減少雞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每天定時檢查雞舍內各種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各項指標是否達到,按照雞群生理需求進行安全通風。
關鍵點之一:控制好小雞一免后出現的呼吸道、氣囊炎等癥狀
8-10日齡使用氟萊克、欣奇呼泰,經很多大型雞場實際應用反饋,連用3天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在10日齡左右出現大群呼吸道、氣囊炎癥狀,為后期不出現蓄積感染提供了保障。
關鍵點二:在養殖過程中,14日齡左右是引起中后期發病的重點,法氏囊防疫前有時不易發現,球蟲破壞腸道,法氏囊防疫后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和消化道疾病,在法氏囊防疫時連用3天緝毒肽、奧斯丁,可有效控制因免疫應激引起氣管黏膜大面積受損等呼吸道癥狀,同時治療大腸桿菌和腸炎,避免接近20日齡時大群極易出現的包心、包肝等大腸桿菌癥狀。
關鍵點之三:在養殖后期、停藥前,對后期最常出現的大腸桿菌、慢性呼吸道、病毒?。ㄖ饕獮榱鞲小⑿鲁且?、傳支)做一次系統凈化處理,防止后期出現的病毒病以及繼發感染。27-30日齡使用清瘟解毒口服液和氟甲喹可溶性粉;33-36日齡使用高免多糖、雙黃連口服液、亮健、新一代強化魚肝油、可保寧口服液。
30日齡后雞群密度增大,通風不好控制,最易出現感冒等問題,在之后用一次中藥保健藥(亮?。┛梢钥咕?,改善腸道消化功能,促進采食明顯降低料肉比,有效避免后期常見的過料、拉水現象。
以上方案通過多個大型養殖場的應用表明做好以上的關鍵環節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和藥物防控措施,大部分養殖場在30日齡后不用抗生素,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大腸桿菌、支原體、病毒病混合感染等情況,同時能有效提高成活率,明顯改善料肉比,使養殖成功率倍增。(技術員辛艷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