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際死雞不斷,為何?
春季是疫病多發季節,根據雞疫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養殖過程一定要注重日常飼養管理,適時強化免疫接種,保證隔離有效,同時重視疾病的防治,減少疾病帶來的損失。
提防天氣驟變
春季氣溫變化較大,受早晚溫差影響,冷暖空氣的交替作用常造成氣溫的劇烈變化(大于10℃),這樣就會給雞群造成很大的應激,養殖場應關注天氣預報,提早做好準備,可在天氣變化前1~2天投喂速溶氨基&C金維他進行有效預防。
嚴管轉群應激
在培育后備雞過程中,轉群工作是不可避免的,雞只在轉群時會造成很大應激,轉群前后3天時間內不應進行各種免疫程序。轉群前2天投喂速溶氨基&C金維他降低應激影響。
做好免疫接種
為保證雞群均勻有效的抗體水平,首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免疫程序,然后落實每項免疫接種工作,并根據抗體監測結果及時補免。同時應密切關注雞病流行趨勢及周邊疫情情況,必要時增加免疫項目、次數及劑量。
新城疫免疫應考慮活苗和油苗兼顧,開產前應同時免疫,保證產蛋高峰期間抗體穩定。產蛋期每8~10周進行一次活苗氣霧免疫,連續2次氣霧免疫均不能達到保護值時進行ND油苗免疫。
禽流感的免疫在開產前應進行3次,產蛋期間抗體監測結果一旦低于保護值立即補免,傳支免疫盡可能使用多種血清型疫苗。
疫苗免疫時配合使用“安益肽”不僅可以提高免疫效果,促使抗體盡快產生,延長疫苗抗體高峰時間,同時還可彌補疫苗中和抗體引發的免疫不足,有效防控疫苗免疫空白期野毒感染,增加機體抵抗力,降低發病率。
注意疫苗反應期
育雛期間活苗免疫較多,各種活苗免疫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免疫反應,每個養殖場免疫程序相對固定,可建立雞群健康檔案,找到疫苗反應發生的時間規律,提早投藥預防,避免因疫苗的免疫反應繼發(支原體、大腸桿菌等)呼吸道病的發生,重點關注進雛后2~3周和傳染性喉氣管炎免疫后反應。
隔離發病雞群
春季是雞病多發季節,完善生物安全體系是避免雞群發病的有效手段。應做好職工培訓,提高全員防疫意識,嚴格執行各項隔離防疫措施。并根據場內不同區域生物安全的需要劃分各級防疫區,不同級別的防疫區域采取相應的隔離消毒措施。鳥類遷徙是禽流感傳播的重要途徑,同時應做好防鳥工作。
加強飼養管理初春季節,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對雞群產生較大的應激,應根據氣候特點及時調整飼養管理方法,在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外,應重點做好保溫和通風工作。避免因為氣溫升高就大幅度調整進風口大小及風機開啟數量,造成雞群應激,抵抗力下降而誘發呼吸道等疾病發生。
有溫控儀控制風機的雞舍可以每周調整1次,每次調整不宜超過1℃。春季氣溫升高,微生物繁殖加快,加之冬季注重保溫,舍內存留較多灰塵等有害物,因此應加強對舍內衛生清理消毒工作,帶雞消毒應適當增加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