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器官變化,巧識雞病,沒毛病!
肝臟
1、腫大,表面可見單個或多個黃白色瘤塊:MD、白血病。
2、腫大,蒼白,腎小管尿酸鹽沉著:IBD、IB、粗蛋白過高、Ca高、VA缺乏、飲水不足。
3、腫大,蒼白,斑駁:MG。
4、腫大,花斑豆狀:腎型IB、腺胃IB、中毒。
5、腎腫大表面密布黃白色壞死灶:AI。
6、腎不腫,顏色變淡,呈淡黃色:雞病毒性腎炎?! ?/span>
7、輸尿管腫大,尿酸鹽沉著:VA缺乏、痛風、中毒癥。
食管
1、食道黏膜、嗉囊粗糙,有散小結節:VA缺乏。
2、嗉囊下垂,黏膜粗糙增厚,黏膜表面有豆腐渣樣隆起偽膜:白色念珠菌病。
3、硬嗉子:食品纖維過多、食品內有硬性物、飲水缺乏。
腺胃
1、腺胃隆起,外壁呈花斑狀或網絡狀,胃壁增厚但肉質不變,胃壁切面淤血:ND。
2、腺胃收縮成蒜頭狀,肉質僵化:腺胃IB。
3、腺胃粘膜發炎、潰瘍:腺胃炎。
4、腺胃粘膜潰瘍,乳頭散略冬水腫,嚴重時乳頭,乳頭間出血:ND、AI、腺胃IB。
5、腺胃與食道或與肌胃兩處連接處有一處或兩處同時出血斑或出血帶:AI、ND、IBD。
6、腺胃內容物綠:大腸桿菌、ND。
氣管
1、內有偽膜:黏膜型雞痘。
2、內有血凝塊:傳喉。
3、充血或被粘膜堵塞:ND、IB、MG。
心臟
1、心冠脂肪出血多見于:AI、ND、禽霍亂、雞傷寒等急性傳染病及磺胺類藥物中毒。
2、心包積液:AI、ND、大腸桿菌、支原體、葡萄球菌、鏈球菌、藥物中毒等。
3、心包膜附著白色粉狀物:內臟型透風。
4、纖維素性心包炎:大腸桿菌病、禽流感。
5、心肌壞死:雛雞白痢、李氏桿菌、弧菌性肝炎。
6、心肌腫瘤: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
脾臟
1、腫大有白色結節:MD白血病、結核。
2、幾倍腫大,呈紫黑色圓球狀,有時有灰白色壞死點:大腸桿菌。
3、腫大有白色壞死灶:AI。
肺臟
1、肺內有黃色結節:曲霉菌。
2、肺上有白色壞死灶:白痢。
3、肺內纖維素性干酪物:MG。
4、肺充血或出血:ND、AI。
小知識
MD:馬立克
IBD:傳染性法氏囊
IB:傳染性支氣管炎
MG:敗血型支原體
AI:禽流感
ND: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