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病的傳播途徑,你真的了解嗎?
1、飲水傳播
病雞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體可直接進入飲水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加工、貯存和運輸工具、設備、場所及工作人員而間接進入飲水中。如果不注意防止污染,進入飲水中的傳染性排泄物或寄生蟲卵就被雞啄食。
2、羽毛傳播
雞馬立克氏病的病毒存在于病雞的羽毛中,加工廠如果對這種羽毛處理不當,則可以成為該病傳播的重要因素。
3、糞便傳播
病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含有各種各樣病原體的糞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容易對雞舍形成污染。如雞馬立克氏病病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和多種寄生蟲卵等。如果不及時清除糞便,不但本群雞的健康難以保證,而且還會殃及相鄰的雞群。
4、人傳播
人常常在疾病傳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經常接觸雞群的人所穿衣服、鞋襪以及體表和手如被病原體污染,就會把病菌(毒)帶進健康雞舍,引起疾病暴發。
5、媒介昆蟲傳播
“媒介昆蟲”是指那些本身并不感染,但能將傳染物從一只雞或一個動物傳給另一只雞,如蒼蠅、蚊子、壁虱和跳蚤。在臨床上雞痘通過媒介昆蟲傳播擴散較多。
6、機械帶菌者傳播
機械帶菌者包括偶然將致病因子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的所有途徑,即人、動物、昆蟲、風沙、移動的車輛、飼料袋、裝家禽的包裝箱及污染了的設備等。
雞病的傳播是復雜的多樣的,但很多環節是可以控制的,要確保雞群的健康生長,作為養雞人員的我們必須嚴格把好每一關切斷雞病可傳播的途徑,并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雞群不發病或少發病,使養雞效益不斷提高。
消毒是消滅傳染源散播于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蔓延的主要方式。
根據消毒的目的,可將消毒分為以下三種:
①預防性消毒:結合平時的飼養管理,對畜舍、場地、用具和飲水等進行的定期消毒,以達到預防一般傳染病的目的。
②隨時消毒:在發生傳染病時,為了及時消滅剛從病畜體內排出的病原體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對象包括病畜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環境、用具、飲水等。
③終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離、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區解除封鎖之前,為了消滅疫區內可能殘留的病原體所進行的全面徹底的大消毒。
溫馨提示
做好飼養環境衛生消毒工作時應選擇“低腐蝕性、低刺激性、低條件性、高效、高穩定性”的消毒劑,可選用征宇聚合典® 聚維酮碘溶液,一款富含PAF的芳香環保型消毒劑,本品通過不斷釋放游離碘,破壞病原微生物的新陳代謝而使之死亡,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消毒藥物,對細菌、病毒和真菌均有良好的殺滅作用,消毒更高效更徹底。同時注意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消毒液交替使用,防止細菌病毒產生耐藥性。
各類消毒劑活性比較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