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為什么愛得慢性呼吸道疾病?
目前,困擾養殖戶最多的問題便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一個不小心就出現呼吸道癥狀,并且持續十幾天的發病,用藥效果不理想,不用又怕加重,給養殖戶帶來了非常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在每年的冬季、春季,呼吸道似乎成為了一個魔咒,幾乎每批雞都會發生,且持續病程較長。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引起雞群慢性呼吸道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引起雞群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是雞支原體,主要包括雞滑膜支原體導致的雞傳染性滑膜炎和敗血性雞毒支原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雞主要特征是鼻炎、流鼻液、咳嗽以及氣管啰音等,且感染滑膜炎后會導致關節腫大,且走動出現跛瘸,現主要對該病的防治措施進行闡述。
1流行特點
任何日齡的肉雞都會感染發病。采取人為試驗,肉雞和火雞在呼吸道接種以后,都會引起明顯的氣囊炎和竇炎;在腳掌和附關節結接種后,則容易引起腱鞘炎。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雞以及帶菌雞,通過直接接觸或者飛沫的形式進行傳播;如果種蛋攜帶病菌,且其孵出的雛雞也能夠作為該病的傳播媒介;還能夠在配種過程中進行傳播。雛雞感染該病后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成年雞通常呈隱性感染,主要是導致生產性能降低,例如體重減輕等。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其中在氣候寒冷的冬季比較嚴重,通常雛雞呈大批流行,而成年雞往往呈散發。飼養環境衛生較差,飼養密度過大,突然更換飼料,攝取維生素A不足,成雞和雛雞混群飼養,經過長途運輸以及感染寄生蟲病等,都能夠引發或者復發該病。
2臨床癥狀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病初期,病雞出現打噴嚏現象,有黏性或者漿性鼻液流出,當炎癥擴散至下呼吸道時,就會引起咳嗽,氣管啰音,呼吸困難,食欲減退,生長發育停止,機體逐漸消瘦。發病后期,如果有滲出物蓄積在眶下竇和鼻腔,會導致眼瞼發生腫脹,眼部呈腫瘤樣突出,且里面存在干酪樣的黃色物質,從而壓迫一側或者兩側眼睛,使其發生萎縮,嚴重時甚至造成失明。成年肉雞感染該病表現出的臨床癥狀類似于幼雞,但比較緩和,往往表現出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種雞還會減少產蛋。雞傳染性滑膜炎。發病初期,病雞冠色蒼白,步態發生一定改變,呈現輕微八字步,羽毛蓬松雜亂失去光澤,往往離群獨自呆立,縮頭閉眼,發育較差,并伴有貧血。部分病雞還會呈蹲坐姿勢,發生腹瀉,排出黃綠色或者白色稀便。隨著病程的進展,病雞開始出現明顯的八字步,跛行,往往呈俯臥狀,雞冠下塌,羽毛逆立,發育較差,停止生長。主要是足掌和跗關節發生感染。往往關節周圍發生腫脹,且呈鴿卵大小,還在胸部存在水泡。但部分病雞有時還會出現全身感染,但關節沒有明顯腫脹。病雞表現出煩躁不安,嚴重脫水,體質消瘦。最終,由于時間過長而導致關節發生變形,往往臥底不起,甚至無法行走,停止采食,機體嚴重消瘦,盡管癥狀已經趨于嚴重,但病雞依舊能夠繼續采食和飲水。
3發病原因
A、冬季天氣寒冷、干燥,通風不良導致舍內空氣質量惡劣,氨氣超標、可吸入灰塵超標,飼養密度過大。
B、春季氣溫波動大,晝夜溫差大,造成雞群忽冷忽熱應激。
C、支原體垂直傳播,開口藥的選擇上沒有針對性。
D、雞舍環境衛生條件差,空舍期沖洗消毒不徹底,導致雞舍病原微生物超標。
E、熏蒸甲醛排放不徹底,導致小雞呼吸道粘膜受損,病原微生物定植。
F、疫苗應激、冷應激、換料、分群、低溫、賊風侵襲等諸多原因誘發。
G、生物隔離不徹底,病原攜帶導致傳播。
4防治措施
該病的防制重點在于養重于防,防重于治。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進行防制。
A、在肉雞的日常飼養管理中要注意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抓緊空舍期的沖洗消毒工作,必要時可以做病原微生物的采樣分離。
B、引種一定要從大廠家引,最好了解其種雞健康狀況。好的種源是養殖成功的保障。
C、注重環境控制,在肉雞的日常飼養管理上下功夫。保障最小通風量的排風,夜間不要出現低溫,杜絕雞舍溫度出現超過4℃的波動,做好雞舍的密封工作,防制賊風侵襲。保障涼風不直接吹到小雞身上,雞舍內的通風換氣要均勻。最好裝霧線,冬季通過霧線來加濕除塵,保證舍內濕度在50%左右,可吸入粉塵在3.4PPM以內。
D、在分群、疫苗之后要嚴密監控雞群狀況。如果發現雞群有輕微打噴嚏的聲音,及時投藥治療,用藥要嚴格遵守國家關于獸藥的相關法律規定。也可以選擇一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中藥如征宇——高免多糖等。在發病中期,可以選擇征宇——麻杏石甘口服液等化痰止咳,并且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繼發感染的防制,以免發展成氣囊炎及支氣管栓塞。
E、發病后,一定要降低溫度控制,同時加大通風,做帶雞消毒,改善飼養管理環境,否則用藥的效果是沒法達到的。